Search


又是這種民眾按照偏方自行去藥房抓藥吃出問題的案例。
「60歲王姓男子長期背痛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又是這種民眾按照偏方自行去藥房抓藥吃出問題的案例。
「60歲王姓男子長期背痛,聽信古藥方,到中藥行請其依照古方進行配製。...」

中藥材附子使用不當中毒 男子急診救回一命
http://udn.com/…/1845721-%E4%B8%AD%E8%97%A5%E6%9D%90%E9%99%…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這個故事套在西醫,就像是民眾聽街坊鄰居三姑六婆說某血糖藥很好,就自行去買了一堆血糖藥吞,結果吃到低血糖被送到急診室。


這是血糖藥的錯嗎?靠背阿當然不是阿。
這完全是誤用濫用的問題啊。


以中醫師的立場,其實很厭惡這種事情。
因為這種偏方中毒的事情只要諮詢好好諮詢過中醫師,幾乎都可以避免。


以前媒體很習慣直接把這些東西歸因於:
中醫藥不安全、中醫藥傷肝傷腎傷他個祖宗十八代,

偶爾順便再挑起中西醫對立...等等之類的
幹這根本莫名其妙。


幸好這個現像這一兩年有開始變好,
真的感謝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

以這次的例子來說好了

附子有生附子、炮附子、黑附子、白附子、鹽附子…等各種不同基源和不同的加工處理方式。

每一種形態的附子有不同的煎煮方式,
病人的病情、男女老幼、體質的寒熱虛實…都會影響這些附子的選用及劑量。

就像是西醫降血壓,有些病人適合給ACEI / ARB、有些人適合calcium channel blocker一樣。怎麼選?一天要吃幾顆一次要吃半顆還一顆?這要靠醫師診斷!


同樣的,一帖能治病的中藥,需要同時仰賴兩個因素的成就:

一是中醫師的望聞問切四診合参之後的正確診斷後開藥方,
以及有經驗的中藥鋪或藥師的藥物鑑別、處理以及管理。

缺一不可。


所以「民眾自行拿著偏方去藥房抓藥吃然後中毒」的問題關鍵在哪裡,一目了然。


用藥就是要找醫生,中藥是藥(除了公告食藥共通者外)。
故事就是這麼簡單。

------------延伸觀念------------

以下是我自己堅信的概念。

是藥就有效,沒效的東西就不是藥。

有益的效果就是藥物療效,無益的效果就是毒或副作用。
我不相信「純天然就沒有副作用」這種話,古代藥書會寫什麼「無毒可久服」是有當時的時空背景和科學限制。這點現代不必墨守成規。

西藥因為有處方和比較完善的藥事制度,所以誤用濫用問題較少。

相對於西醫,中醫藥的國家政策相當零散破碎,這對中醫藥發展及民眾健康是極度不利且有害,是該打屁股的。

要是這幾年能順勢把雜亂的中醫藥法規好好翻修就太好了呢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圍繞在半大不小的中醫師大姐頭,和一群快樂夥伴與世界間,各種虛幻又真實的日常?
View all posts